新闻资讯
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提速再添利器为国内首创
发布时间:2022-09-15 13:53:55
  |  
阅读量:2560
字号:
A+ A- A


9月20日上午,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四局和中铁装备集团共同研制的世界引调水工程领域最大直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弘毅号TBM始发仪式在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大理I段施工2标(香炉山隧洞)项目现场举行,标志着该标段正式进入TBM施工阶段,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提速再添利器。

滇中引水工程引水渠。朱贞瑞摄

弘毅号TBM是专为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不良地质条件掘进施工而量身定制的非常规大型敞开式硬岩掘进设备。该设备长245米,开挖直径9.84米,整机重约2100吨,设计最大推进速度为120毫米/分钟,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世界引调水工程双结构、最大直径TBM。设备研发制造以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为首要准则,针对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地质条件进行精准设计,在常规功能配置基础上新增了超前地质预报、有害气体检测等多项功能,其重大设计和施工工艺均为国内首创。

弘毅号TBM。朱贞瑞摄

3月18日,弘毅号TBM在昆明装备车间成功下线,在完成调试验收后按计划运往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在此过程中,先后分120车次经滇中引水最长斜井——香炉山隧洞3-1号施工支洞运至埋深620米的主洞组装间,设备组装和调试完成后,通过140米的步进和30米的始发位置,随后逐步滑移至始发掌子面。为确保弘毅号TBM整机如期顺利下井组装,水电十四局大理I段施工2标项目部合理配置资源,提前优化设备组装洞、步进洞、始发洞位置,克服长、陡斜井运输困难,对TBM各超高、超宽、超重结构部件提前进行模拟运输并做好相关应对预案,根据现场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和改进TBM组装方案,消除各项不利条件和外围因素影响,最终历时44天安全顺利完成设备组装,为确保TBM如期始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弘毅号TBM始发仪式现场。朱贞瑞摄

滇中引水项目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62.59公里的香炉山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最具代表性的深埋长隧洞、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其中,中国水电十四局担负施工任务的大理I段2标位于香炉山隧洞中部位置,由全长22.9公里的主洞和四条总长4.68公里的施工支洞组成,主洞开挖采用钻爆法+TBM工法施工,TBM掘进段全长14.67公里,分两个掘进段实施。该标段穿越具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滇西北横断山脉,地下断层多、软岩大变形突出、地震烈度高、地下涌水丰富、岩爆危害大、地热温度高等不良地质条件不同程度存在,施工开挖难度极大,加之隧洞支洞倾斜坡度大,安全风险等级高,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极具挑战,被称为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咽喉和上甘岭。

香炉山隧洞开挖场景。朱贞瑞摄

据了解,弘毅号TBM将承担该标段首个掘进段6.67公里的掘进任务,设备始发后正常情况下每天完成掘进约15米,工作效率比传统钻爆法施工提高3到5倍,将大大加速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施工进程。